全球超15亿人受听力损失影响
全球超15亿人受听力损失影响,2022年3月3日是第10个“世界听力日”,也是第23个全国“爱耳日”,听力损失目前影响着全球超过15亿人,全球超15亿人受听力损失影响。
全球超15亿人受听力损失影响1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世界卫生组织去年发布的报告指出,全球有超过15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哪些习惯会损伤我们的耳朵?如何科学预防听力受损?
听力损失影响全球超15亿人
听力与语言是人类相互交流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然而,耳病和听力障碍的阴霾却慢慢地袭扰着人们。
据世卫组织2021年3月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显示,目前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听力受损,听力损失影响全球超过15亿人。
报告预计,到2050年,全球四分之一的人会有听力问题,近25亿人将患有某种程度的听力损失,其中至少7亿人将需要康复服务。
同时,不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以及城市的噪音污染等因素,也使年轻人听力损失的风险增大。
7条伤耳习惯你中了几条?
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声音必不可少的器官。可是,平时我们不经意的一些小习惯都会伤害耳朵。
北京市海淀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陈平介绍,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存在这些伤害耳朵的小习惯:
煲电话粥或不正确的使用耳机:长时间或频繁地接听电话。
经常用硬物掏耳朵:用掏耳勺、牙签等硬物掏耳朵容易损伤耳道皮肤甚至鼓膜。
噪音:经常去KTV等高分贝场所,即使在这些高分贝场所短时间停留,也会对听力造成损害。
过度疲劳、压力过大:人高度紧张时,耳朵血管收缩导致缺血缺氧,甚至可能引发耳聋。
不正确的擤鼻涕:如果用手捏住两侧鼻子擤鼻涕,压力太大会导致鼻腔的分泌物逆流,造成中耳炎。
经常酗酒:长期酗酒可能会产生慢性酒精中毒,导致听力器官衰退,听力逐渐下降,导致神经性耳聋。
滥用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等。
听力受损有哪些表现?保护耳朵该如何做?
世界卫生组织去年发布的报告称,在儿童中,60%的听力损失是可以预防的。
医生介绍,听力损伤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如果失去最佳时机,听力将很难恢复。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时就医:习惯加大音量;出现耳鸣、耳痛;被人总是认为你说话声音变高;总是漏掉部分谈话内容;总是需要别人重复说过的话。
医生提醒,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
远离强声刺激和噪音。
减少随意掏耳朵的不良习惯:耳屎医学上称为耵聍,可自行脱落,如有大块硬结的耵聍栓塞,应请耳鼻喉科医生用工具取出。
避免由于耳道积水引起的耳病:洗澡后可以用棉签吸收耳道的积水,游泳时最好使用耳塞保护耳朵,避免深潜水。
慎用耳毒性药物。
全球超15亿人受听力损失影响2
2022年3月3日是第10个“世界听力日”,也是第23个全国“爱耳日”,今年全国爱耳日的主题为“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重点关注“安全聆听的重要性以及预防听力损失的方法”。
听力损失影响着全球15亿人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显示,听力损失目前影响着全球超过15亿人,其中4、3亿人听力较好的耳朵中有中度或以上的听力损失。到2050年,全球四分之一的人会有听力问题,近25亿人将患有某种程度的听力损失,其中至少7亿人将需要康复服务,而且我们生活中用来听歌的耳机竟然是听力下降的第一杀手。
听力损失会对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工作生活的交流沟通障碍,年幼儿童语言和言语的发展障碍,儿童及老年人的认知困难,成人的人际关系尴尬紧张;同时对教育、就业及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压力。
我们的耳朵如何工作?
说到安全聆听,那我们的耳朵是如何工作,产生听力的呢?江苏省中医院耳鼻咽喉科徐秀娟副主任医师介绍,我们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主要由耳廓及外耳道组成,主要用来收集声波,传导声音至中耳。中耳对声波具有增压作用,声波经过中耳的增压,在内耳毛细胞由机械信号转换为神经电信号,通过听觉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通过一系列的信号分析,加工和处理,我们便产生了听觉。
故而,在外中耳的传导、内耳的.感音以及中枢皮层的处理过程中,任何一个阶段的病变,比如:外耳道炎、耵聍堵塞、中耳炎等等都可引起相应的听力损失。外中耳疾病所致的听力损失,大致是可逆的,可以通过预防及医疗达到可愈合的目的。但是,内耳的感音结构的损伤,可导致感音神经性耳聋,此类疾患大多不可逆转。常见的引起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因素:各种噪音损伤、药物损伤、肿瘤、全身基础疾病等。
安全聆听,预防听力损失
据WHO统计,全球12岁至35岁人群中,近半数(即11亿人)面临丧失听力的风险,因为他们经常戴耳机收听个人电子设备上由音乐播放软件播放的音乐。
噪声对人类听力损失的影响与噪音的强度、频率及噪音暴露时间呈正比,当我们的耳朵暴露于噪音中时,由于听觉适应机制,自然而然会提高我们的听力阈值,离开噪声环境数分钟后听力即可恢复。如果较长时间暴露于噪声环境下,听力就会产生疲劳,此时听力恢复往往需要48小时左右,而如果反复暴露长时间暴露于噪声环境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听力损失不可逆转,也就是噪音性耳聋。此外,噪声刺激不仅仅会引起听力下降的问题,也会引起烦躁、焦虑、头痛等精神心理问题。
徐秀娟副主任医师提醒,通过保持良好的耳部的卫生,避免巨大的声响和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许多导致听力损失的致病因素可以在一生中得到预防。
1、安全使用耳机,遵循“60-60原则”,即耳机使用不超过60分钟,耳机音量不超过总音量的60%,或者每周使用耳机不超过40小时,并尽量将音量保持在80分贝以内;
2、不在地铁等嘈杂环境中使用耳机,以降低对提高声音的需求,或使用降噪耳机;
3、在舞厅、酒吧、体育赛事等嘈杂场所佩戴耳塞,或远离KTV、酒吧、迪厅等噪声环境,或尽可能减少持续暴露的时间。
4、长时间暴露于高强度噪声时,要严格采取防护措施,佩戴防噪耳塞或耳罩。
5、限制个人音频的日常使用,监控自己使用耳机的时间和音量范围,做到对安全聆听心中有数。
6、对于具有噪音接触环境的工作人员,要定期检查听力。
除此之外,控制外中耳疾病,良好的耳部的卫生习惯,避免习惯性挖耳,积极控制血压、血脂及血糖,避免情绪起伏,加强锻炼身体,维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耳毒性药物使用等等,都对我们耳部的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全球超15亿人受听力损失影响3
每年的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爱耳日的主题是“To hear for life, listen withcare!”——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据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的《世界听力报告》称,全球约20%人口,即15亿人有听力损失,到2050年,预计近25亿人患有听力损失。我国有听力语言障碍的残疾人,高达2780万之多!听力下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危害心理健康,一定要提高重视。其实,听力损失一般是可以预防的,通过耳部和听力保健,可以保持良好的听力。
噪声是引起听力损失的原因之一,减少噪声可以减少对听力的损伤。
1、耳机的使用遵循“60-60”原则:佩戴耳机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音量不超过总音量的60%;外界声音不超过60分贝。
2、尽可能远离或减少暴露于KTV、迪厅等噪声环境。
3、从事高强度噪声工作或长时间暴露于高强度噪声时,要佩戴防噪耳塞或耳罩。
4、噪声行业从业者定期检查听力,噪声导致的听力损失通常是缓慢进行的,初期不易察觉。
耳部和听力保健小贴士
1、避噪音:尽量避免或减少噪声的干扰,是保护听力的首要一条。
2、戒挖掏:经常用耳勺、火柴棒掏耳朵,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还可能弄坏耳膜。
3、慎用药:尽量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如需使用,遵医嘱。
4、合理使用耳机(遵循“60-60”原则)
5、作息规律,保持愉悦心情
6、常按摩:按摩耳垂前后的翳风穴(在耳垂与耳后高骨之间的凹陷处),和听会穴(在耳屏前下方,下颌关节突后缘之凹陷处),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
让我们爱护耳朵,保护听力,聆听美妙无限,听取快乐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