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吃寒食早些是为了纪念谁
清明节吃寒食早些是为了纪念谁,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很多描写清明的诗句,也有很多关于清明的说法,但我们现在说的多的就是清明节祭祀,那清明节吃寒食早些是为了纪念谁。
清明节吃寒食早些是为了纪念谁1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
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
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
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清明节吃寒食早些是为了纪念谁2
因为介之推是当年晋国的贤臣,侍奉公子重耳(后为晋文公)。晋国发生内乱,公子重耳被迫逃亡国外,介之推不畏艰难困苦跟随重耳流亡;曾经割自己腿肉熬汤,献给重耳。
重耳做了国君后,开始时还铭记介之推,但是时间久了,也把他淡忘了。介之推心中十分难受,和其年迈的母亲回到家乡,隐居在山中。
有一天,晋文公发现自己左右少了介之推,想起自己忘了奖赏这个"割股奉君"的贤臣,非常内疚,亲自跑到他隐居的山中寻找。但是只见山峦重叠,葱苍树木,就是不见介之推的影子。
他想,介之推是个孝子,如果放火烧山,他一定会背着母亲出来。于是,命令放火烧山,结果火一下蔓延数十里,连烧三日不熄,但介之推没有出来。火熄之后,大家进山察看,才发现介之推和他的老母相抱在一起,被烧死在深山之中。
这事传出来,人人尊敬和怀念介之推。以后便在他被烧死的这天纪念他,这天就在每年四月清明节的前一天。因为介之推是被火烧死的,大家在这天都不忍心举火,宁愿吞吃冷食,所以,这天叫"寒食节"。
寒食节各地吃什么
山东
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
舟山
旧定海上坟时供品有一个特色,许多菜肴系凉菜与凉拌菜,还有清明特色点心——青饼、条子糕皆可冷食,祭礼毕,要给围观上坟的小孩分“麻糍钱”(麻糍即青饼也,其形状有圆形的,也有菱形的.)。上坟后,回家还要做“清明羹饭”。
上海
上海旧俗,用柳条将祭祀用过的蒸糕饼团贯穿起来,晾干后存放着,到立夏那天,将之油煎,给小孩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上海还有吃青团的风俗。
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本地有特色的节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爱吃桃花粥,在扫墓和家宴上爱用刀鱼。
清明节吃寒食早些是为了纪念谁3
清明节吃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晋国贤臣介子推,晋文公为纪念被火烧死的介子推,下令在他的祭日禁火寒食并设为寒食节,后来寒食节与清明节融合,才慢慢形成了清明节吃寒食的传统。除此之外清明节还有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
清明节吃寒食有什么意义
清明节吃寒食是为了纪念介子推
在清明节的时候吃冷的食物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晋国大臣介子推。介子推不慕名利,在晋文公封赏他人时毅然辞官隐居,晋文公为了逼迫不肯露面的介子推出山下令放火烧山,后导致介子推被烧死,才下令人们在介子推祭日禁火寒食纪念他,从而形成寒食习俗。
吃寒食早些是寒食节的习俗
早些先晋文公设立寒食节纪念介子推,当时只在寒食节的时候有禁火寒食的习俗,后来因为寒食节和清明节时间极为接近,它们慢慢融合成了一个节日,所以才有了后来清明节吃寒食的传统。
清明节的习俗还有祭祖踏青
清明节的传统习俗有非常多,其中祭祖极为重要,每到这个节日到来的时候人们都会祭拜自家已经逝去的先祖,为他们烧纸钱、整修坟墓。也有人会在清明的时候前往郊外踏青,欣赏春天时万物复苏的美景。